Kaiyun(中国大陆)控股有限公司官方网

“双枪将”徐天利:纵横棋坛的传奇人生-Kaiyun(中国大陆)控股有限公司
Kaiyun控股有限公司官网-专注国际象棋推广与培训,覆盖全国40+城市 2025年全国青少年国际象棋公开赛 北京·Kaiyun国际象棋中心

“双枪将”徐天利:纵横棋坛的传奇人生

  

“双枪将”徐天利:纵横棋坛的传奇人生(图1)

  在中国棋坛的璀璨星空中,徐天利无疑是一颗耀眼的明星,以“双枪将”之名威震弈林。他在象棋与国际象棋领域均取得卓越成就,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经历、炉火纯青的棋艺,成为棋界一段不朽传奇。

  1936年9月18日,徐天利出生于浙江鄞县 ,自幼便与棋结缘,展现出非凡的天赋与热爱。14岁时,他踏入上海同学棋社,开启了自己的棋艺生涯。在这里,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棋艺知识,在对弈中不断磨砺自己。仅仅一年后,15岁的徐天利就在上海市青年会个人赛中夺冠,自此在上海棋界崭露头角。他的棋风稳健细腻,布局稳扎稳打,中残局更是功夫老到,每一步落子都蕴含着深思熟虑,让人难以捉摸。

  kaiyun会员福利

  上世纪50年代,是徐天利在象棋领域大放异彩的时期。1956年,象棋正式被列为体育运动项目,同年8月,全国八大城市大中学生象棋比赛火热开启,徐天利代表上海参赛。他在赛场上意气风发,凭借精湛的棋艺一路过关斩将,最终荣获冠军,还受到时任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的接见,这无疑是对他棋艺的高度认可,也成为他人生中的高光时刻。此后,1957年和1958年,徐天利以上海市冠军身份参加全国个人象棋赛,均获得第六名,成功跻身国手行列,与湖北李义庭被人们誉为一时瑜亮,在当时的棋坛享有盛誉。

  1957年,徐天利从上海外国语学院俄语系毕业,因“优秀运动员不外流”的政策,被分配到华东化工学院担任助教。然而,他对棋的热爱并未因工作而减少,反而愈发炽热。1958年,他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重要转折点,入选上海“迎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三棋集训队”,并担任队长,从此全身心投入到专业训练中,棋艺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1959年,命运的齿轮再次转动。考虑到徐天利有象棋功底又熟悉俄语,具备深造国际象棋的优越条件,上海市体委领导希望他改下国际象棋。面对这一挑战,徐天利没有丝毫犹豫,毅然临阵受命。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他日夜钻研国际象棋的规则与技巧,不断与高手切磋。尽管在第一届全运会上仅获得第9名,但他心有不甘,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和对棋的执着,经过两年刻苦努力,1960年,徐天利一举夺得全国国际象棋个人赛冠军,成为名副其实的象棋和国际象棋双枪大将。1962年,他再度加冕国际象棋全国冠军,1964年和1966年,又两次获得全国亚军,在国际象棋领域取得了比象棋更为辉煌的战绩 。

  徐天利并没有忘记象棋。每逢节假日,他都会应上海各区文化馆和基层单位之邀,客串作大象棋表演和一对多人的车轮大战,将象棋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1965年,他代表中国访问莫斯科,并战胜苏联大师希波夫,这一胜利不仅为他个人赢得了荣誉,也极大地鼓舞了中国国际象棋界,成为中国国际象棋发展历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他也因此成为中国国际象棋界的重要先驱者之一。

  kaiyun会员福利

  然而,人生并非总是一帆风顺。1966年,一场风波袭来,徐天利也受到冲击。他被批判为“棋社宣扬封资修的罪魁祸首”“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修正主义体育路线的社会基础”,仅仅因为他经常充当中国和苏联棋手的翻译。琴棋书画被视为封资修的产物,徐天利不得不暂时放下心爱的棋子,离开了他热爱的棋坛。但他心中对棋的热爱从未熄灭,就像一颗深埋在地下的种子,等待着破土而出的机会。

  1974年,随着环境的变化,徐天利终于重返象棋赛场。虽然因多年未参赛,棋艺有所荒疏,战绩平平,但他没有气馁。经过几年如沙场秋点兵般的刻苦训练,他的功力逐渐恢复,甚至更胜从前。他以独特的先手飞相局与后手反宫马布局驰骋棋坛,令众多弈林高手难以招架,被他这两大“兵器”所败的棋手不计其数。1980年和1981年,他在全国象棋个人赛中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再次证明了自己在象棋界的实力。

  除了在赛场上的辉煌成就,徐天利还为中国棋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1984年,他担任上海队主教练,直至1996年退休。在执教期间,他倾尽全力培养年轻棋手,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和技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们。他注重因材施教,根据每个棋手的特点制定训练计划,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棋手,为上海队乃至中国棋坛注入了新的活力。

  徐天利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棋艺、精神和贡献,都将永远铭刻在中国棋坛的历史上。他用自己的坚持和热爱,诠释了棋者的风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棋手为中国棋类事业的发展而努力拼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