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关于发布2025年中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总规程的通知
2025年中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将于8月-12月举行。现将比赛的总规程予以公布,常规赛、总决赛规程另行通知。
各队队名以报名表为准,队名原则上不超过六个字,须包括地名和冠名单位。若有超过的,则由组委会进行压缩确定队名。队名一旦确定,无组委会批准,不得中途变更。
(一)参赛运动员需为2025年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国际象棋运动员年度注册棋手。最低年龄限制为14岁。如有特殊情况,须经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批准。
(三)参赛单位资格转让须经协会批准,转让与接受单位须向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提出书面申请,并附各自所在省级国际象棋主管部门批准公章和双方协议。
(四)如有单位不能参赛,须向中国国际象棋协会提出书面申请,并附所在省级国际象棋主管部门批准公章。该单位如为甲级队,该参赛资格则按2024年甲级联赛降级名次依次替补;该单位如为乙级联赛新晋单位,则由2024年乙级联赛名次依次替补。
(五)参加2025年中国国际象棋乙级联赛的单位和运动员不得参加同年的甲级联赛。
2.应邀出席开、闭幕式及协会安排的活动,在活动和比赛期间须着队服或正装。
(一)比赛采用固定台次制,第1-3台为男子台次,第4-5台为女子台次。报名时确定台次,报名后不得更改。上场人数不足不能组队。
(二)每队须报领队1名,教练1-2名,男子队员3人,女子队员2人,可另报男子替补队员1-2人,女子替补队员1-2人。报名时须确定替补队员替补序号,替补出场方式为末位替补,其他各台顺序依次前提。
(四)2025年中国国际象棋甲级联赛分为常规赛(第一站、第二站)、总决赛主客场阶段、总决赛赛会制。
1.常规赛:采用赛会制,分第一站和第二站两个阶段进行。采用11轮单循环赛制,决出第1-12名,第1-8名进入争冠区,第9-12名进入保级区。
2.总决赛主客场阶段:由常规赛第5名对阵第8名、第6名对阵第7名,胜者分别对阵常规赛第4名、第3名,再次获胜者进入半决赛。败者比较常规赛名次,常规赛名次列前则总成绩靠前。
(1)主客场阶段胜者分别对阵常规赛第1名、第2名,胜者进入冠亚军决赛,败者进入三四名决赛,直至决出最终名次;
(2)常规赛第9名对第10名、第11名对第12名,第11名对第12名的败者直接降级,第9名对第10名的胜者保级,第9名对第10名的的败者和第11名对第12名的胜者进行对抗,胜者保级,败者降级。
(一)执行中国国际象棋协会审定的《2020版国际象棋裁判手册》,比赛采用电脑编排。
(三)比赛用时。第一时限每方90分钟走满40步棋,第二时限30分钟至对局结束,自第一步棋起每步棋加30秒。比赛三十回合内不准提和,一小时内不准提和(三次重复局面除外)。
(四)每轮比赛结束后由各队领队或教练在规定时间提交下一轮出场棋手名单,竞赛编排人员在规定时间公布各队上场棋手名单。
3.破同分场分局分均相同则加赛: 先加赛两场5+3超快棋(抽签确定先后手);场分、局分相同进入第二轮加赛,裁判主持抽签选择本轮比赛上场台次加赛一局决胜快棋(白方5分钟黑方4分钟,60步后每步加2秒),和棋黑棋胜。
(一)总裁判长等骨干裁判团队以及技术申诉委员会主任由主办单位依据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规定根据需要按精干的原则选派,其他辅助裁判由承办单位选派。
1.技术申诉委员会人员组成为主办单位推荐1人,承办单位推荐1人,领队、教练和运动员中各选1人,候补人员2人。
2.在比赛中,所有申诉应在相关赛轮结束后1小时内以书面形式递交技术申诉委员会。每份申诉应附交人民币2000元。如果申诉被驳回,该款不予退回。如果争议方与技术申诉委员会某委员属同一省市,后者应该回避裁决。
比赛期间出现的赛风赛纪问题按《中国国际象棋协会纪律准则和处罚规定(2024版)》(国象协字【2024】7号)处理。
(一)参赛队使用联赛统一报名表(附件1),加盖省级棋牌项目行政主管部门公章。
(二)报名须附队伍所属单位的法人证书(或俱乐部的营业执照)复印件并加盖公章、赛风赛纪承诺书(附件2)
(三)报名单位需要在8月17日前寄至国家体育总局棋牌运动管理中心国际象棋部。
(四)总决赛主客场阶段由主队责竞赛、宣传、裁判工作人员的差旅费等,主队、客队差旅费各自负担。主队应积极协调酒店协议价。
(一)比赛各轮中,各队上场棋手须统一着装(队服或正装)并佩戴证件,否则进入赛场将按相关条款予以处理。